钢结构焊缝无损检测技术全解析
检测报告
一、检测标准对比
标准类型 | 中国标准 | 国际标准 |
---|---|---|
射线检测 | GB/T 3323-2020 | ISO 17636 |
超声波检测 | GB/T 11345-2022 | EN 1713 |
磁粉检测 | JB/T 6061-2007 | ASTM E709 |
二、检测技术详解
- 超声波检测(UT)
- 原理:利用探头发射超声波,通过缺陷反射波判断缺陷位置和大小。
- 优势:可检测内部缺陷,深度达 300mm 以上,检测精度 ±1mm。
- 典型应用:港珠澳大桥钢结构工程中,UT 检测覆盖率达 100%。
- 磁粉检测(MT)
- 流程:磁化试件→喷洒磁悬液→观察磁痕显示。
- 灵敏度:可发现 0.1mm 宽的表面裂纹,适用于铁磁性材料。
- 相控阵检测(PAUT)
- 技术突破:通过电子扫描实现多角度检测,成像分辨率达 0.2mm。
- 工程案例:国家速滑馆 "冰丝带" 采用 PAUT 技术,完成 1200 吨异形钢结构焊缝检测。
三、质量控制要点
- 缺陷分级管理
- I 级焊缝:不允许存在裂纹、未熔合等缺陷
- II 级焊缝:允许少量气孔,但数量≤3 个 / 100mm²
- 检测时机选择
- 焊后 24 小时进行初检,使用 TOFD 技术检测延迟裂纹
- 重要结构需进行周期性复检,建议每 5 年一次
温馨提示:以上内容为部分列举,仅供参考。更多检测需求请咨询客服。
下一篇》》》很抱歉没有了